◎安分
˙進取之念,人所同具,但須明現在之地位,按部就班,漸次而上;
若欲急進,而力有所不逮,則不如意事,必紛至沓來,而身心交病矣!
˙天下事,豈能盡如人意?心境須恬適、隨遇而安;
苟稍有不如意者,便生見少觖望之想,徒增鬱鬱耳!秔→陳眉公
˙人何以有失望?多因不能安分,希望太大,動遭失敗之故耳!
˙使人有面前之譽,不若使其‥無背後之毀;
使人有乍交之歡,不若使其‥無久處之厭。
˙出世之道,即在涉世中,不必絕人以逃世;
了心之功,即在盡心內,不必絕慾以灰心。
˙此身常放在閑處,榮辱得失,誰能差遣我?
此心常安在靜中,是非利害,誰能瞞昧我?
˙我不希榮,何憂乎利祿之香餌?我不競進,何畏乎仕宦之危機?
多藏厚亡,故知‥富不如貧之無慮;高步疾顛,故知‥貴不如賤之常安。
˙要無煩惱要無愁,本分隨緣莫強求;無益語言休開口、不干己事少當頭。秔→羅念菴
˙無論處何境遇,而敬、恕、勤三字,無片刻可弛。
苟能守此數字,則無入而不自得。秔→曾國藩
˙安莫安於知足、危莫危於多言、貴莫貴於不求、賤莫賤於多欲。秔→高忠憲
˙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!秔→論語
˙有麝自然香,不必當風立。秔→諺語
˙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秔→漢書
˙冰炭不言,冷熱自明。秔→晉書
˙不奔走權貴之門,不會自討沒趣;
不逢迎順非之心,不會自感慚愧。
˙吾人生此環境,丁此時期,唯有勤勉乃身,委曲求全;
所有尊己黜人的誇誕之念,及羨人恨己的怨艾之念,均是不可存的。秔→梁啟超
˙平情而論,世界上,比我們用力多,而成功少的人,實在數不勝數;
縱令有一二才具,不如我者,而能身居高位,亦必有其特長。
小而言之,即如‥在戲班中,當個班主;乞丐內,做個頭目,
亦必有他的相當能力和才具,始能被人擁戴,否則決難持久。
所以‥人貴安分,不可妄自尊大,怨憤不平。
˙欲除煩惱先忘我,各有因緣莫羨人。秔→古詩
˙守本分而安歲月、憑天理以度春秋。秔→安樂銘
˙樂天知命故不憂。秔→易經
˙行藏都要安於所遇。行非貪位、藏非獨善,這才是智者。
˙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。秔→莊子
˙在家者,不知有官,方能守分;在官者,不知有家,方能盡分。
君子當官任職,不計難易,而志在濟人,故動輒成功。
˙多事為讀書第一病、多慾為養生第一病、多酬為安身第一病、
多言為涉世第一病、多智為立心第一病、多費為作家第一病。 【酬】交際應酬。
˙人爭求榮,就其求之之時,已極人間之辱;
人爭恃寵,就其恃之之時,已極人間之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