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觀人
˙不孝父母者‥不會忠於長官;
不愛子女者‥不會照顧部屬。
˙人之性行,有所短,必有所長;與之交游,當常念其長、不顧其短,方可久處。秔→袁氏世範
˙凡取人,當捨其舊,而圖其新。
自賢人以下,皆不能無過‥或早年有過,中年能改;或中年有過、晚年能改。
當不追其往,而圖其新可也!
若追咎其往日之過,而棄其後來之善,將使人無遷善之門,而世無可用之才也!秔→薛敬軒
˙用人當取其長,而捨其短‥若求備於一人,則世無可用之才矣!秔→薛敬軒
˙上士閉心、中士閉口、下士閉門。
˙擇婿須觀頭角、擇婦須觀庭訓。秔→陸世儀
˙大事難事看擔當、逆境順境看襟度、臨喜臨怒看涵養、群行群止看識見。
˙觀操存在利害時、觀精力在饑疲時、觀度量在喜怒時、觀鎮定在震驚時。
˙觀人於臨財、觀人於臨難、觀人於忽略、觀人於酒後。秔→傳家寶
˙人各有能有不能‥
能典禮者,不可令其理財;能理財者,不可使之典禮。
一人之身,而責之以百官,之所能備;雖聖哲,亦有所不能。
˙人有厚德‥無問其小節;
人有大譽‥無疵其小故。秔→淮南子
˙此心常看得圓滿‥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;
此心常放得寬平‥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。
˙淡薄之士,必為濃艷者所疑;檢飭之人,多為放肆者所忌。
君子處此,固不可少變其操履,亦不可太露其鋒鋩。
˙人情冷暖,正如花謝花開,是不必過分,當它一回事的。
˙不會說笑話的人,說笑話,常鬧笑話;
不常說實話的人,說實話,不像實話。
˙有才而性緩‥定屬大才;
有智而氣和‥斯為大智。
˙口頭有一句話,定要說出;胸中有一毫才,決要露出——只是量窄。
˙吉人無論處世平和,即夢寐神魂,無非生意;
凶人不但做事乖戾,即聲音笑貌,渾是殺機。
˙青年比較‥適合發明,而不適合判斷;適合執行,而不適合磋商。
˙勸人息爭者‥君子也!
激人起事者‥小人也!
˙能言者‥未必能行;能行者‥未必能言。
˙觀人之法,以「有操守,而無官氣;多條理,而少大言」為主。
˙好便宜者‥可與之交財;
多狐疑者‥不可與之謀事。
˙外表往往與事實本身不符,世人卻容易‥被表面的裝飾所欺騙。
˙小有才,而未聞君子大道者,不僅對國家社會無好處,且會成為國家,潛在之蟊賊。
˙居高位,無遠見,是庸才;處低位,無幹勁,是冗員。
˙以言取人‥愚;
以行察人‥聰。
˙知友如鏡、知心如秤、知己如眼。
˙慷他人之慨‥多是吝惜之徒;
論他人之非‥多是生非之人。
˙外行充內行,是欺己;
內行裝外行,是欺人。
˙壞人專記別人壞事、好人專記別人好事。
˙不學無術‥闇於大理。秔→漢書
˙不學無術‥不可畏;
不學有術‥實可畏。
˙門內罕聞,嬉笑怒罵‥其家範可知;
座右偏陳,善書格言‥其志趣可想。
˙君子多獨善其身,故不易合群,以除小人;
小人總好利相同,故常易合群,以排君子。
君子之所以不易表彰、小人之所以易囂張也!
˙聰明人就是‥把他人當作聰明的人;
愚笨的人就是‥把他人當作愚笨的人
˙將事而能弭、週事而能救、既事而能挽‥此之謂逹權、此之謂才;
未事而知來、始事而要終、定事而知變‥此之謂長慮、此之謂識。
˙君子泰而不驕、小人驕而不泰。秔→論語
˙輕譽、苟毀、好憎、尚怒‥小人哉!秔→文中子
˙存心、言論、行事‥光明正大。斯之謂君子。秔→陶覺
˙深沉厚重,是第一等資質;磊落雄豪,是第二等資質;
聰明才辯,是第三等資質。
˙君子猶水也!其性沖、其質白、其味淡。其為用也!可以澣不潔者,而使潔;
即沸湯中,投以油,亦自分別,而不相混‥誠者,君子也!
小人譬君也!其性滑、其質膩、其味濃。其為用也!可以污潔者,而使不潔;
倘滾油中,投以水,必至激博,而不相容‥誠哉!小人也!
˙小人亦有坦蕩蕩處‥肆無忌憚是也!
君子亦有長慼慼處‥終身之憂是也!
跡相似,而實不相同‥人禽之分在此。
˙謙,美德也!過謙者懷詐;默,懿行也!過默者藏奸。
˙才不足則多謀、識不足則多慮、威不足則多怒、信不足則多言、
勇不足則多勞、明不足則多察、理不足則多辯、情不足則多儀。
˙圓融者,無詭隨之態;精細者,無苛察之心;方正者,無乖拂之失;
沉默者,無陰險之術;誠篤者,無椎魯之累;光明者,無淺露之病;
勁直者,無徑情之偏;執持者,無拘泥之跡;敏練者,無輕浮之狀。
˙小人只怕他有才‥有才以濟之,流害無窮;
君子只怕他無才‥無才以行之,雖賢何補?
˙兩君子無爭‥相讓故也!一君子、一小人無爭‥有容故也!
爭者,兩小人也!兩個動氣‥一對小人,一般受禍。秔→呂坤
˙觀富貴人,當觀其氣概‥如溫厚和平者,則其榮必久,而其後必昌;
觀貧賤人,當觀其度量‥如寬宏場蕩者,則其福必臻,而其家必裕。
˙善觀人者,不在事功、名義格套上;唯於心術微處,密窺而行之。秔→王畿
˙天下事,總在認得人‥能認得人,則萬事皆理;如不知人,則萬事無成。秔→胡林翼
˙丈夫行誼,自孝心生;淡於其親,其餘無可求也!
婦人德性,自恥心生;輕於其恥,其餘無可求也!
˙儉為美德,以之律己則可;以之觀人,則往往受惑。
公孫弘之布衣、盧杞之惡食,皆借此,以欺世媚人。秔→陶覺
˙觀人之道,以德為主,才為輔。才德全者,尚己;
其次,有德無才者,其德可用;有才無德者,其才難用。秔→陶覺
˙武候曰‥
「問之以是非,而觀其志;窮之以辭辯,而觀其變;
咨之以計謀,而觀其識;告之以禍亂,而觀其勇;
醉之以酒,而觀其性;臨之以利,而觀其廉;期之以事,而觀其信。」
此七觀也!秔→陶覺